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遗产监测作为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数据采集与分析预警对遗产保护管理、决策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遗产地管理部门必须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等国际公约、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科学完善的监测体系,为遗产保护管理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假山是中国园林造园艺术中复杂程度最高,难度最大的部分,为古今造园家所共识。我国历史园林假山遗产分布面广,数量庞大、资源丰富。环秀山庄、耦园、片石山房、个园、寄畅园、豫园、颐和园、故宫御花园等园林假山是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典型例证和珍贵标本。假山的材料不规则、结构异形、堆叠技艺极为特殊,天气变化、植物生长、人类活动、沉降等均有可能导致假山产生裂缝、倾斜,甚至坊塌。因此,假山是园林遗产要素中异常脆弱的元素,其监测方法应有别千建筑、水质等要素的标准化、程式化监测。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1. 查阅假山沉降自动化监测相关文献资料。
2. 整理设计出监测系统的整体图。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立系统整体的设计方案,它包括系统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为提升假山遗产监测数据采集效率,增强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构建假山监测预警机制,本次监测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假山沉降、裂变等数据(监测方案如图1所示)。该系统具备实时采集、网络数据传输、分析、查询、数据导出、实时预警等功能,并预留其他类型数据上传端口。遗产管理工作人员可通过PC终端或手机获取实时监测数据,为遗产现场管理、决策研究提供便利。
以下是系统总体的结构框图:
4. 参考文献
[1]吕林涛,梁伟,刘长宁.电子水准仪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01):170-172.
[2]刘怀林,章彭.PSI技术在贵阳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21,35(01):113-117.
[3]杜子龙,仪梦婷,李志远.基于Logistic模型的单点下沉预测应用研究[J].北京测绘,2021,35(01):118-121.
5. 工作计划
(1) | 2022年2月26日- 2022年3月02日 | 对研究课题《假山沉降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进行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 |
(2) | 2022年3月05日- 2022年3月09日 | 确立系统整体的设计方案,通过调研了解整个系统大体的设计思路 |
(3) | 2022年3月12日- 2022月23日 | 研究系统硬件方面的设计,确定收集数据的器材 |
(4) | 2022年3月26日- 2022年4月13日 | 研究系统通信方面的设计,并且收集数据传入主机 |
(5) | 2022年4月26日- 2022年5月11日 | 研究系统软件方面设计,进行数据处理,尝试对数据进行预测 |
(6) | 2022年5月14日- 2022年5月18日 | 对设计好的软件与硬件进行联合调试,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以求实验方案的改进 |
(7) | 2022年5月21日- 2022年6月08日 | 完成毕业设计的所有测试,最后进行论文的撰写 |
(8) | 2022年06月11日- 2022年06月15日 | 整理毕设的相关资料,制作一个ppt,准备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