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云商股利政策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2: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

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

相对于会计利润,股利政策可以传递更丰富、更真实的信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苏宁云商的成功与其股利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分析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利弊效果,以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何选择适用的股利政策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拟解决的问题:论文以苏宁云商(2010年-2014年)的股利政策作为案例来研究,进一步思考苏宁云商成功的可复制性,以及其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对中国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的制定以及应用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证券市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正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仅十几年历史,市场规模较小,市场还有待规范,因而我国学术界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也十分有限。经济学者陈晓、陈小悦、倪凡研究得出三类股利均能产生超额收益, 具有信号传递效应。双重股利和股票股利的超额收益率均大于纯现金股利, 股票股利的超额收益率与双重股利相比, 则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现金股利效应的显著性水平及超额收益低于双重股利和股票股利。何涛和陈晓等人实证研究指出:#8220;纯#8221;现金股利(无送股、转增)对股价无显著影响或者影响较小;而股票股利或者双重股利(现金加股票股利)能带来显著为正的异常报酬率。劳兰珺、余沿福(2008)发现无论是分配现金股利还是分配股票股首次股利事件公司都会为投资者带来显 著为正的长期异常报酬。分配现金股利比分配股票股利的公司长期异常报酬率更显著,同时,分配现金股利越多的公司长期异常报酬率越显著。

国外:国外关于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最早是由Lintner(1956)提出的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当前股利收入比留存收益所带来的未来资本利得更为可靠,那么对于那些厌恶风险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宁愿获得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意将留存收益给未来不确定的高额资本利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研究股利政策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股利政策是否会影响股票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鸟在手理论、MM股利无关论和税差理论,这三种理论被称为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形成以经济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进入八十年代,Rozeff(1982) Easterbrook(1984)等人将代理成本理论应用于股利政策研究。到了九十年代,Ross(1997)认为,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和财富转移作用并不互相排斥。其想法至今影响至深。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12月) 确定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年1-3月)收集材料及拟定提纲

第三阶段:(2022年3月)围绕选题进行调查并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审视苏宁云商模式,2013.05

[2]李亚婷,苏宁云商转型之问,2013.10

[3]谢婉玲,股利政策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013(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