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股权激励因能帮助解决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2005年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06年1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实施,同年《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用办法》、《公司法》和《证券法》的颁布修改共同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扫除了法律障碍。股权激励随之在中国上市公司里如火如荼的开展实施。
股权激励是通过一定条件授予管理者一部分股份,已达到激励的目的。它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统一,激励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减少短期行为。股权激励有助于在较长时间内促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一致,从而使得企业所有者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公司价值的提升。但目前理论界尚未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形成一致的观点,并且对股权激励在具体行业应用的实证研究又极其缺乏。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股权激励理论具有补充佐证意义。
因此,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管层股权激励模式,这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股权激励的实施要点,提出针对性问题的同时,又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的完善、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股权激励概述,阐述股权激励的定义并分析股权激励类型在中国企业运用的优势与劣势。
二、主要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以及股权激励计划设计关键要素的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梳理。
三、对我国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Lixin Xu等(2014)以实施股权研究对象中小板公司,使用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股权激励的影响,表明无盈余管理修改公司绩效、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正相关。
Natasha Burns等(2014)对欧洲的股权激励补偿与支出政策进行研究,发现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补偿和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投资保护较弱的国家里成长型公司采用股权激励作为替代股息,以降低代理成本。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评述 (二)基础理论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分析 四、结论或对策建议 |
5. 参考文献
[1]Lixin Xu,Wenqin Cui.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Equity Incenttive of the Listed Corporations in the SME Board of China.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 2014, 05 (01):26-31.
[2] Natasha Burns,Britan McTier,Kristina Minnick. Equity-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d payout policy in Europe[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4,30: 85-97.
[3]刘华,郑军.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 会计之友,2010,12: 67-7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研究——基于五粮液集团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通策医疗的财务绩效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旅游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航空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研究—以吴通控股为例开题报告
- 大股东股权质押下的利益侵占行为分析—以康美药业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 IPO审计风险及防范研究——以蓝山科技为例开题报告
- 去家族化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以龙湖集团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杜邦分析法视角红日药业财务绩效研究开题报告
- 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应对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