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不同干燥工艺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9 09:27: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意义薄荷临床功效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其主要含有挥发性油类成分及非挥发性的黄酮类、三萜类及其它有机酸类,目前传统的干燥方法主要为采收后晒干或阴干,随着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和资源有效利用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开展了多种现代的干燥技术对薄荷干燥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本文以传统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以及热风干燥这几种干燥工艺对薄荷进行干燥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薄荷不同干燥工艺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摘要:薄荷为挥发性药材,临床功效物质也主要以挥发性物质为基础。

但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干燥加工环节对于薄荷中黄酮类、有机酸类等非挥发性成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中药现代化以及资源有效利用趋势的发展,对于薄荷的非挥发性成分的利用也应值得我们探讨。

本文以不同的工艺和不同的条件来对薄荷进行干燥实验,通过测量干燥后成分含量来研究工艺与条件对成分的影响,为加工过程对薄荷成分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传统干燥取三份鲜样,第一份置烈日下晒干,第二份曝晒2天后阴干、第三份遮阳处阴干。

杀青干燥采用微波100℃杀青(杀青时间为0s、30s、60s、120s不等)之后,分别置微波干燥机、中短波红外干燥机、控温控湿干燥机干燥;对微波干燥设定40、50、60、70℃四种温度,考察温度对干后化学成分的影响,对红外和热风设定50℃,考察杀青后干燥方式对干后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短波红外干燥取鲜样分别于40、60、70℃温度下进行干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1 样品的采集与干燥。

(已完成)。

2 1-2月查阅文献,撰写综述 (基本完成)3 2-4月,样品分析4 5月,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1. 运用现代多种干燥加工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比较。

2. 采用多指标的分析评价体系,探讨薄荷的适宜产地初加工工艺。

3. 为薄荷产品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