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艺术风格及演奏技巧开题报告

 2022-12-05 10:34: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临安遗恨》是一首极具民族特色,取材于真实历史的,对民族音乐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古筝精品。

而研究的关键问题就是要理解其中的内涵并付诸于艺术实践,才能将民族音乐永远的传承下去。

他在传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创作思想结合近现代作曲技巧,丰富了民族器乐的演奏曲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作者对古筝曲《临安遗恨》创作素材、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赏析,认真分析作品中作用戏剧性和抒情性合为一体的表现手法。

认真研究中国传统乐器技法的传承与外来音乐的结合。

作品具有东方美和传统美的同时,还具有西方美和现代美的特质,力求以详实的材料和有力的论点支撑论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一、文献法:收集关于《临安遗恨》的书籍,数据库资料等,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全面了解研究所需的资料,一共撰写论文时参考、引用。

二、分析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临安遗恨》的艺术风格和演奏技法,结合自身学习和演奏经验,解决在技巧中遇到的问题。

研究步骤步骤:1、选定题目2、查阅相关资料3、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确定论点论据4、攥写论文大纲5、完成论文初稿6、请指导老师进行审议,修改、完善论文并准备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任小溪.初探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英雄的挽歌【J】.黄河之声,2018[2]陈曦.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演奏特色【J】韶关学院学报,2009[3]陈杨屹捷.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分析研究【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4]陈向阳.《试论古筝演奏之美》【D】《智富时代》11期,2015[5]郭琳.《古筝演奏之“韵”》【D】河北大学学报,2010[6]孟珊竹.临安遗恨的古筝演奏特点分析【J】魅力中国,2010[7]邓昆.有感古筝与钢琴协奏《临安遗恨》【J】大众文艺,2010[8]倪蕾.“乐由中出乐韵悠悠”——谈何占豪古筝作品中传统音乐元素的继承【D】《艺术评鉴》2017[9]步云.邹议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和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14[10]何占豪音乐作品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

5. 工作计划

1、第1周 3月18日--3月22日下达任务书 2、第2-3周 3月25日--4月5日提交开题报告,整理与论文研究相关的材料,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材料.3、第4周 4月8日——12日 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论文提纲,阅读参看文献,结合所学专业理论和相关文献资料着手论文的初步写作。

4、第5、6周 4月15日——4月26日完成论文引言部分,着手准备正文撰写,将完成部分交指导教师审查,并遵嘱修改和继续写作。

5、第7、8周 4月29日——5月3日撰写论文正文,及时向老师汇报研究情况,请老师审查论文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