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中美贸易关系是当前全球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美国干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需求和迫切感更为增强。其中不少相关政策在话语中设置预设陷阱,使用隐喻、模糊修辞等语篇语用策略,引导国际舆论,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辩护,争夺并掌控国际话语权,不仅对中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是对自由贸易的严重扭曲,给整个世界带来“无谓损失”,也不符合“对症规则”。 长期以来,关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研究一般仅限于历史学、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学等视角,而鲜有语言学者的介入。近年来出现基于语料库语言学角度、情态系统和批评话语分析等理论对政治话语的研究,然而,就现有文献,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态度的批评分析尚有欠缺,而将评价理论与情态系统相结合的视角并结合语料库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鉴此,本研究基于语料库,从评价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情态系统的使用,以此展开批评性话语分析,以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揭示话语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动机和国家利益诉求。 1.1.国内外研究学术史及动态 概括来说,国内外关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的研究成果丰富,大体体现在如下几个视角: (1)历史学视角(崔文法2014;彭建程2019;龙晓柏2019等):这些研究深入探讨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与转变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从中美经贸往来的历史出发,回溯1979年至今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历史变迁,找到美国不断调整其对华贸易政策的规律,进而探究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战略思维。 (2)国际关系视角(王璐2018;王海楠2018;李杨,孙俊成2019;吴其胜2019;孙天昊,王妍2019等):这些研究认为对外经济政策历来不是单纯地以追求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目的,它同样也是一种潜在的战略工具,经常被决策者用来服务国家的安全战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在本质上依然是美国政党的政治工具,是美国参与国际政治博弈以纾解来自国内政治压力的工具。 (3)政治经济学视角(侯坤2014;梅冠群2019;王浩2019程永林,蒋基路2019等):这些研究采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从“体系——国家——社会”三维的分析范式出发,构建贸易政策决定的综合分析框架,并据此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美双边贸易政策的互动博弈进行解构,进而就具体贸易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4)语言学视角(Sowinska, A.2013; Vaara, E.2014;支永碧、王永祥、李梦洁2016;王梦晓、支永碧2017;曾亚敏2018等):这些研究分别以美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智库中涉华政治话语为基础创建语料库,对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话语的历史性变迁进行批评性分析,解释美国外交政策背后蕴含的偏见、歧视、话语隐性控制等意识形态。 总体来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尚存在如下不足: (1)结合评价理论与情态系统来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态度的成果较少。 (2)基于语料库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研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 (3)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的语用修辞的研究较为欠缺。 1.2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本课题从评价理论出发,基于语料库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情态系统的使用进行研究,以此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了解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语言机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及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诉求。 意义:本课题通过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流变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展开多维度探索和语料库研究,可进一步完善评价理论和情态系统的理论框架,提升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批评性分析的力度和深度,深刻揭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的语用修辞,以此来揭示美国涉华政策话语思想、以及对中国形象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美国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流变的深层动机,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全球战略制定、对外开放道路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评价系统是一个关于人际意义的赋值系统,它关注话语如何通过评价型词汇语法资源表达各种态度和情感。根据评价理论,实现评价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包括三个系统,即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
情态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中实现人际功能的两个重要系统之一,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情态的主要功能包括表达个人愿望、要求他人承担义务、判断事物发展趋势等。评价理论与情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马丁认为尽管传统功能语言学的“词汇语法”模式研究了表态和磋商功能,但没有真正研究词汇意义在人际功能上所起的作用,而评价理论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语言的人际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又一新视角。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评价理论和情态系统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话语中的适用性,然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具体论述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情态系统的语篇语用功能。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美国对华政策”,“语料库”、“评价理论”、“情态系统”等关键词查阅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话语建构,完成文献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2) 通过Ant Conc软件中的 wordlist, concordance等工具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语料库、美国对欧盟贸易政策语料库和中美贸易协定语料库中情态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排除和统计,进而结合具体案例,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情态系统在语篇中的功能。
4. 参考文献
[1]Sowinska, A. 2013. A critical discourse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valu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example of freedom in President Bush’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es (2001–2008) [J]. Discourse amp; Society 24(6) 792–809.
[2]Vaara, E. 2014. Struggles over legitimacy in the Eurozone crisis: Discursive legitima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ideological underpinnings [J]. Discourse amp; Society 25(4) 500–518.
[3]CHENG Yong-lin(程永林)amp; JIANG Ji-lu(蒋基路).贸易冲突、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J].美国问题研究,2019(02):25-49 221-223.
5. 工作计划
序号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1 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 15-18周学生根据老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 第八学期1-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 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4 5-14周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11周:交一稿;14周:交二稿]; 5 15-16周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6 16-17周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7 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Cultiva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开题报告
- Applying Multimedia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ext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开题报告
- Optimizing Holistic Unit Teaching Approach in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2022 New Curriculum开题报告
-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Dis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Unit Theme开题报告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nts Between PEP Version and Yi’lin Version of Junior High English Textbooks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EFL Teaching of Reading开题报告
-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开题报告
- On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Awareness in the Unit Holistic Design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matic Context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Word Reoccurr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Yilin Press开题报告